1976 年“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 年 11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随着国家的改革调整和科教兴国方针的实施,1979年4月,经市教委等三部委批准,在二商技校原址成立了北京市第二商业学校。1984年七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在南苑福利农场成立了北京市二商局职工大学。同时经二商局党委研究决策,系统内教育机构几经调整。为适应二商局改制和学校发展需要,1992年8月,二商学校和职大合并,实现了两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学校以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京市第二商业学校

1979年4月4日,经市委财贸部、市委教育工作部、市教委批准,在二商局技工学校原址,即海淀区北蜂窝101号成立北京市第二商业学校,技工学校同时撤消。同年7月,根据市委二商局与供销社分家的决定,学校相应分作两部分,一部分随市供销社迁往南苑福利农场,成立北京市供销学校,其余部分仍在原地称为北京市第二商业学校,由陈跃昆同志任校长。学校有教工124名,其中教师 60 名,受北京市二商局和北京市高教局双重领导,经费由北京市财政拨款。学校设教务处、人事科、教研室、办公室、学生科等职能机构。于1980年暑期后招收第一批学生共计80名正式上课。开设商企管理、财会计统专业。学制高中毕业生两年,初中毕业生四年。同时开设了机械、制冷、商企管理培训班。学校曾在财会、珠算教学方面名列前茅。到1996年,共培养中专毕业生6000多名。

同期,1983年3月,北京市第二商业局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成立,校址在南苑福利农场,与二商干校合署办校。1984年职工中专由二商职大划出并入第二商业学校。1988年,北京市第二商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更名为北京市贸易经济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截止2002年,职工中专学校共培养毕业生2万余名。

北京市第二商业学校教职员工合影1984.1.21
北京市二商局职工大学

1984年7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北京市第二商业局职工大学,姜自心同志任校长。与二商干校、党校、电大工作站合署办公学制3年。有专职教师 55人,聘请北大、人大、师大、商学院等院校的教师任课,学校编写了多本专业的教材。还参加了发酵、菌类、催化剂、糕点、肉类、酿造等科研项目的研究。

二商局共投资 1000 余万元,建校会21000平方米,建有10余个实验实训室;配备了200余万元的设备、仪器,图书资料室藏书6万余册。

1993年12月,北京市第二商业局职工大学更名为北京商贸职工大学。到 1994 年共培养大学专科毕业生1707入,其中为商业部代培学生 63名。同期,1984年北京市电视大学二商局工作站划归二商局职工大学。到1990年止,电大工作站共培养毕业生700 余名。

1991年经北京市政府与市劳动局批准,在北京市第二商业局职工大学基础上正式成立北京市第二商业局技工学校。招收城近郊区应届初中毕业生。到 1996年共培养毕业生 2000余人。

北京市二商局职工大学历任领导
校领导和学生合影
局领导和干部培训班合影
两校合并

1992年8月29日二商局党委正式宣布北京市第二商业学校与北京市二商局职工大学合并,到1993年1月14日两校合并工作基本完成。又经过半年的磨合运行,基本理顺了关系,实现了优势互补:(1)全面调整组织机构,将原来的两套机构合并为一套人马;(2)整章建制,对合并前两校制度进行清理,根据新情况重新制定各种制度 28 项;(3)对两校帐务进行合并,统一建帐,统一管理;(4)对两校财产进行清查,重新制表、登记造册;(5)统一两校的结构工资标准;(6)召开了合并后的一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了机构设置及工资调整等方案。基本做到了人心稳定,教学秩序稳定,教职工收入稳定,为学校以后的发展莫定了较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础,并于 1994 年通过了办学条件的评估。

北京市副市长郭献瑞来校指导工作
校领导参加学生活动
王树歧校长讲话
高书忠书记讲党课
局领导庆祝教师节
教工合影
北京商贸学校第十届学代会